(安徽日報)合肥市西郊蜀山湖畔,有一座被稱為“科學島”的內(nèi)陸小島,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在地。在安徽,這里,可能是距離未來最近的地方。
2022年8月,科學島上傳來一則消息,令人振奮。強磁場科學中心以45.22萬高斯的穩(wěn)態(tài)磁場,打破了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于保持23年之久的45萬高斯紀錄,成為目前全球范圍內(nèi)可支持科學研究的最高穩(wěn)態(tài)磁場。
紀錄的打破,離不開一支9名青年骨干組成的“高場磁體技術青年創(chuàng)新突擊隊”,房震是突擊隊隊長。作為一名“一生要強的科學島人”,他一直在帶領團隊將實驗值推近極限,期待再次打破紀錄。除了高深的科研,房震還致力于開展科普工作,將“強磁場”的概念向社會普及。
4月22日,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,房震(右)與首席專家高秉鈞討論水冷磁體的研發(fā)改進問題。
另一邊,合肥中科離子醫(yī)學技術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丁開忠,最近常去歐洲開拓市場,定期和美國客戶團隊開遠程電話會,還要跟進離子醫(yī)院產(chǎn)品的安裝調試進度。他所有的工作,都是圍繞著超導回旋加速器展開。
?
4月21日,在中科離子醫(yī)學技術裝備有限公司,丁開忠檢查加速器外部磁場。
“目前在全世界,240 MeV高能醫(yī)用超導回旋質子加速器只有合肥能供貨?!倍¢_忠自信地介紹,這是中科離子質子項目團隊埋頭苦干8年自主研制的成果,能夠滿足腫瘤質子放射治療的全深度覆蓋。丁開忠表示,希望將來能把產(chǎn)品推廣到世界各地,造福全球患者。?
這兩天,來自巴基斯坦的青年科學家穆罕默德心情很好。他的一篇關于細胞免疫因子檢測的論文,已經(jīng)被國際著名期刊《分析化學》錄用,這是分析化學領域的頂級期刊,研究成果還被作為封面展示。這項研究,對了解細胞免疫響應過程以及當前備受關注的癌癥免疫療法的機制,提供了新的觀察工具。
4月23日,穆罕默德(左)與同事導師黃青交流科研實驗。
今年是穆罕默德來到科學島學習、工作的第7年。“我非常熱愛科學島,這里專家很多,設備一流,島上的自然環(huán)境也非常好,適合專心科研。”穆罕默德告訴記者,中國同事都很勤奮,現(xiàn)在他也習慣了經(jīng)常加班的科研生活。用他的話說,就是:If you are in China,do like the Chinese do.
三名年輕的科學家只是科學島上眾多科研人員的縮影。正是這些追光逐夢的科學島人,讓未來更加值得期待。?
文字:班慧
攝影:徐旻昊 王蘭蘭
封面圖:張雨秋
編輯:王嵌